top of page
林心恬
map1.png
map2.png
here.png
工二

以博物精神探究山海圳國家綠道

博物學展間是展覽的起點,經由博物學區裡的發現,引導觀者一步步邁向山海圳知識的旅程,探索自然生態及動植物有趣的切面,在不同工藝媒材的表現下,疊加觀者閱讀的層次。展覽視角在博物微觀、情境想像中轉換,引領民眾認識山海圳,開啟對沿途生態環境新的想像,進而步上一段屬於自己的風景。

​—— 孩在 Hi!Kidult 林心恬

策展人林心恬帶你「找一步」
00:00 / 05:55
空間設計工二建築帶你認識「展場設計」
00:00 / 03:49

| 作品名稱

奇幻博物誌

帶著想像力啟程,山海圳手繪地圖展示生態與人文特色

以插畫形式生動描繪了山海圳沿途的地理風貌、人文景觀及豐富的動植物生態,如同翻閱一本奇幻故事書,用色彩與圖案帶領觀者踏上旅途,探索山海圳的神秘遇見。每一幅插畫都充滿魔幻氣息與精緻細節,激發觀者對這片土地的無限想像。

| 插畫設計

PÊIHU

  • Instagram
  • Facebook

一個具有職人精神的織物品牌,透過藏滿細節的印花與緹花布料,形塑富有想像力的生活方式。創作靈感源自芬蘭與台灣的森林記憶,每一個軟物件都是對自然的奇幻探索。品牌發音近似台語的皮膚,期待PÊIHU出品成為那層讓人自在的外在肌膚。

藝術家說故事 - PÊIHU
00:00 / 04:35
PÊIHU

| 作品名稱

行山的風景

搜羅16種植物標本,呈現山海圳特殊植物面貌

茶山以上,玉山以降,越過三千多公尺的海拔落差,途經闊葉林、針闊葉混合林、針葉林的交替變化。從封存的標本中,窺見森林的廣衾和植物微觀下的細節尺度。由國立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精選山海圳綠道代表性植物,依照海拔由低至高提供紙本標本展出。其中「塔塔加薊」作為生長於高海拔地區的特有種植物,平時觀察不易,是本次展覽中不容錯過的亮點。

| 資料提供

國立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

  • Facebook

創立於1929年,前身為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腊葉館,現典藏超過30萬份臘葉標本,數量與年齡為全國第二。

| 作品名稱

山海圳的氣味地景

以氣味找路,五種森林香氣喚醒感官

走上山海圳,透過步行閱讀土地脈絡,同時也在吸氣吐納間感知大地的氣息,重新以嗅覺勾勒土地樣貌。

細步在海拔爬升三千多公尺的綠道,肯園精選五種代表性的植物氣味—芳樟、柳杉、紅檜、台灣肖楠與台灣扁柏。透過樹木的氣味,喚醒我們身體深處的記憶,召喚出心靈的詩篇。

邀請你深深呼吸,以氣味找路,遊歷山海圳的美。

| 氣味設計

肯園CANJUNE

  • Instagram
  • Facebook

美好生活,無須轉譯。吸吐之間,香氣即是我們共通的生活語言。香氣即療癒,但我們信仰的不只如此。我們堅信香氣能夠超越芳療的範疇,與藝術、文化、空間同頻共振,為五感生活補充嗅覺美學,共譜獨特的感官經驗。我們也希望更進一步將香氣回歸個人,不只潤澤肌膚,同時滋養心靈,讓自然的芬芳從內而外融入日常之中。

肯園 - 細說山海圳氣味
00:00 / 02:39
肯園

| 博物學策展

孩在 Hi!Kidult 林心恬

  • Instagram
  • Facebook

劉薰寧

  • Instagram
  • Facebook
  • YouTube
  • Facebook
  • Twitter
  • LinkedIn
  • Instagram

©2024 by 勤美 0km山物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