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map1.png
map2.png
here.png
map2.png
map2.png

| 作品名稱

巨之影—鄒族神話五畫:

擎天・木生・獵陽・大洪水・巨鹿神

「如果不用這麼大的尺幅,在我心裡,好像就沒辦法代表牠們是神。」

鄒族神話與其他古老的世界起源一樣,最初天地不分,混沌漆黑。動物們決定一起把天撐高,最底下是水鹿,再來是黑熊、山豬、獼猴,想用疊羅漢方式擎天。我上網找了好多美麗水鹿的影像,恨不得親眼看看牠到底有多大,才撐得住夥伴們?可惜總無法擁有現實感,因為畫面中沒有其他物種做比例尺。

直到我遇見了一個國外獵場的網站,一張張照片中堆滿笑容的獵人把水鹿、麋鹿、野牛等屍體以屈膝跪地的方式炫耀留念。我真的不敢相信,光是鹿角長度已經是人的二分之一高,獵人雙手扶著角把牠的下巴直接杵在地上,如果不這樣,巨大鹿頭會直接傾倒,牠的眼睛沒有睜開,牠的軀體靜默蹲伏,大到像山裡面走出來的神。旁邊的人渺小到像玩具,卻自大到膽敢戮神。

告別網站,我盡其所能地畫出巨大的獸,希望能有一點點相符牠在神話中的地位,儘管我知道還差得很遠。

| 圖像藝術家

Fafa

  • Instagram
  • Facebook

剪紙藝術家,工作與生活於台北。曾獲義大利波隆那插畫獎和3x3美國插畫大獎。作品跳脫東方剪花既定印象,充滿細膩的故事性與濃濃的繪本感。從小就是一個著迷於故事的孩子,在她心中剪紙等同於插畫創作,非常享受以成人眼光探索各式神話、童話與民間故事。

藝術家說故事 - Fafa
00:00 / 06:11
fafa

| 作品名稱

關係

你我的生活之中擁有許多來自原始自然領域而衍生出的機能和運用以及構成,我們的生活和足跡其實依舊是循著原始的生活而去改變及進步及產生。 
生長亂而有力的竹群竟是我在鄒族山嶺之中最為之震撼及觸動的牽繫。那堅硬的竹身從厚實的大地破土而出,慢慢的擴大領地逐漸形成一個竹聚落,山林小路之中高聳的竹林隨著風吹響起了來自宇宙最純實的呢喃。觀察竹在山中生長的模式,進而轉化探討師法自然及構成之間關係,我一直試圖釐清人類及自然界的關係,人在宇宙中永遠是弱者,這個作品帶給諸位的希望是啟發同時 也是省思。

| 植物設計

感官花子 HUAZi STUDIO

  • Instagram
  • Facebook

創作源自於長年學習書畫的藝術背景,主理人何豐旭最大的靈感來自於自然界的壯闊及萬千變化,將東方意境,或不具體的抽象氣質帶入作品中,擅喜使用東方藝術中所講究的線條表現,花藝乃至景觀就像雕塑一樣,只不過媒材轉變成有生命週期的植物或花,經歷綻放到凋萎,作品似乎成為生命的一種縮時。「就是知道花朵植物總有凋去的那天,才在這一刻,享受祂帶來的全部美好,那是我對生命致上的最大敬意。」

藝術家說故事 - 感官花子 HUAZi STUDIO
00:00 / 03:44
花子

| 作品名稱

古道的夕霧

採集山海圳的聲音,讓人「聲」歷其境的自然音律設計

巨木叢裡透出錯縱光暈,散落在特富野古道上,細光、細雨、細霧、細語、細影,以一首午後特富野古道裡錄製的聲音檔案,聲音頻譜經過分頻、調變、粒子化、重組,分布於展場中的16顆微型單體裡,環境聲音成為粒子般於腦海中重組景象,如夕霧般。

| 全區聲音設計

馮志銘

  • Instagram
  • web

現為獨立音樂製作人,聲音設計師,時常參與台灣當代音像藝術家作品聲音的製作,作品嘗試聲音在聽覺裡的雕塑思維,以早期科幻電影擬仿的聲音場景做聯想,混合聽覺在腦海中雕塑的狀態。近期於2020-2024進駐於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專注在聲音創作與製作上。2023年參與臺灣聲響實驗室與法國IRCAM合作聲響工作坊。2023年參與張徐展動畫短片《熱帶複眼》聲音製作,與落差草原共同獲得45屆金穗獎『最佳音樂音效獎』。

藝術家說故事 - 馮志銘
00:00 / 02:29
志銘
  • Instagram
  • Facebook
  • YouTube
  • Facebook
  • Twitter
  • LinkedIn
  • Instagram

©2024 by 勤美 0km山物所. 

bottom of page